573公里的北京長城有多長(573公里的北京長城在哪里)
《長城就在屋檐下:長城非遺游》,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整理,張慶仁、毛巧慧、徐珊珊、包媛媛著,中國畫報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長城全長2萬多公里,連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市、自治區(qū)。北京長城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過歷朝歷代的修繕,明代的修筑奠定了今天北京長城的基本形態(tài)。長城自天津市薊州區(qū)山海關一路西行,經平谷將軍關進入北京城。它像一彎明亮的新月,連接著北京北部的平谷、密云、懷柔、延慶、昌平和西部的門頭溝。區(qū)級聯(lián)。
與其他省份相比,北京的長城并不算太長。北京長城全長573公里,甚至不到整條長城的二十分之一,但這座不算長的長城卻是長城的精華。原因是北京地區(qū)的長城直接保護了首都的戰(zhàn)略地位。歷代王朝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堅固的長城外,還在沿途密集修筑城門,派出大量的士兵駐守。這些駐守邊境的戰(zhàn)士,世世代代在長城腳下繁衍生息。他們在守衛(wèi)邊疆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
長城作為連接中原與北方、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要塞,孕育了獨特的文化。豐富繁榮的京畿文化滋養(yǎng)和反哺了長城文化。在豐富北京長城文化構成的同時,成為文明的融合大師。一磚一瓦、點線長城,年復一年的春夏秋冬,我們見證了北京的發(fā)展變化,支撐著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長城圖片(細節(jié))。
長城打造北京民族交融交流盛景
冷戰(zhàn)時期,長城是為了抵御中原農耕文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北京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周昭公后裔、游牧民族山戎部落、匈奴、烏桓、鮮卑、契丹、奚、女真等少數民族都曾在這里繁衍生息。遼金以后,北京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凸顯。遼、金及以后的明朝在歷代修筑長城的基礎上,大力加強了北京長城的修繕。長城逐漸形成了保護首都的力量。
人們或許猜測,正是因為長城沿線發(fā)生了多次戰(zhàn)爭,歷代王朝才進行大規(guī)模的建設工程,在高山之中修筑了鋼鐵般的長城。但當我們查閱古籍,走在長城沿線的村莊和城堡時,我們驚奇地發(fā)現,這一地區(qū)雖然也發(fā)生過戰(zhàn)爭,但大多是朝代更迭時發(fā)生的局部戰(zhàn)爭。長城修筑后的大部分時間里,長城沿線的人民和不同政權都默認以長城為界線,很少發(fā)生戰(zhàn)爭和沖突。在懷柔,對長城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于書文老師告訴我們,“長城的修建不僅是為了抵御戰(zhàn)爭,更是表達了長城內外人民的向往和共識”。為了和平而筑墻?!毙蹅サ拈L城矗立在山水之間,不僅是守護都城、劃分農業(yè)文明與游牧文明界限的屏障,也是長城內外各民族公認的和平與安寧的象征。
長城在物理上將北疆與中原隔開,但它也像一條紐帶,連接著長城內外的山川河流、村莊城鎮(zhèn)庭院以及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叭舛嘤?,氣候炎熱,人們以耕種莊稼為食,以桑麻為衣,以宮殿為居住,以城墻為治。沙漠中,寒冷多風,飼養(yǎng)牲畜,以魚、毛皮為食,以毛皮為衣,隨時有車馬在家,此時地利,故限于南北??恐L城,所以適合治理?!边|代典籍記載了長城沿線的風光。長城以北,是一片遼闊遼闊、盛產牛羊皮毛的草原。長城以南是繁榮的農耕文明。小麥、大米、絲綢、茶葉、瓷器等各種物產通過連通南北的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
過渡地帶的長城成為南北物資的集散地。沿線的城堡、關隘不僅是長城的重要節(jié)點,而且成為南北溝通、物資交流的集散地。古北口、岔道村、永寧市、黃花城、河坊口、沿河市……一個個因邊防而崛起的小鎮(zhèn),成為散布在長城沿線的重要邊境貿易城鎮(zhèn)。沿著古北口村狹窄的石板路行走,鱗次櫛比的飽經風霜的商鋪見證著這里昔日的繁華。北來的商賈都被邊官鎮(zhèn)的繁榮昌盛所吸引。他們在這里定居,塑造了這里數百個姓氏的輝煌。百年清真寺見證了古村子民的包容與和諧。每一座邊境重鎮(zhèn)都像長城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長城內外的邊防要塞。
站在潮河邊的姐妹樓上,可以看到綿延在群山之間的長城。綠色的臺地上,牧羊人揮舞著長鞭,帶著羊群追逐著夕陽的余輝。遠處是滿族風情濃郁的巴克什營小鎮(zhèn)。腳下是一片茂密的栗子和核桃林,果實累累。游牧與農耕的界限滲透在這片茂密的叢林中,成為北京長城的一道獨特風景。
松鼠種栗子。
明朝以后,為了穩(wěn)定邊疆,朝廷在長城沿線修建城堡,駐軍鎮(zhèn)守邊境。這些邊防戰(zhàn)士在高山茂密的森林里種植了大量的板栗和核桃。板栗和核桃不僅易于儲存,而且水果中的熱量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為戰(zhàn)士們提供充足的補給。該地區(qū)板栗、核桃的持續(xù)大規(guī)模種植和農業(yè)生產體系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實際上表達了戰(zhàn)士們放棄戰(zhàn)爭、專注農耕的決心和對和平穩(wěn)定生活的向往。環(huán)長城果林經濟帶不僅連接著長城內外的農牧文明,而且與之形成了相互包容、嵌入的姿態(tài)。中華大地上多種文明的相互嵌入、共生繁榮,構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征。
長城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離不開沿線少數民族的參與和建設。這種參與和建設不僅體現在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的互動博弈中,也體現在北方游牧民族在與歷代王朝的互動中衍生出的對長城和國家的認知和責任。依托長城。這種認可和責任,是對長城的建設、駐防、維護和對國家安全的承諾。唐朝時期,相撲族摩羯人建立了渤海國。摩羯族南遷兗州,繁盛于今日的北京。唐朝末年,遭遇戰(zhàn)亂,摩羯族沿著懷沙河蜿蜒而上,最終定居在懷柔中部的平原山地,取名“渤海所”。
渤海研究院的石獅。
明代弘治年間,隨著十三陵和長城的修建,渤海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朝廷在此修建了渤海城堡,并設立了渤海學院。莫劫人的后裔與朝廷將士一起,承擔起了“護陵”的重任。渤海所村委會一側的倉庫里,大量的石碑、石磨和出土的石獅子,見證了當年不同民族在這里鎮(zhèn)守邊疆、保衛(wèi)祖國的歷史。遼代時,轄地“東至大海,西至金山,濟余流沙,北至祿曲河,南至白溝”。長城成為他們抵抗南方政權的重要支撐。
隨后的金朝在繼承遼朝疆界的同時,也繼承了遼朝對長城的認識。本來是南方政府用來抵御游牧民族的長城,后來成為契丹人賴以防御宋朝的天然屏障。遼人和契丹人在開發(fā)和利用長城的同時,也表達和建造了他們所認識和理解的長城。正是因為長城有多個民族的共同參與、建設和發(fā)展,才使得綿延萬里的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融合、交往、交往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塑造了“塞外故鄉(xiāng)”的共同認知。
長城,文明交匯的地方,
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文化
兩千多年來,長城內外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依托這雄偉的長城,在這片土地的共同耕耘、相互幫助中,創(chuàng)造、發(fā)展、傳承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傳統(tǒng),并積累成了散布在長城內外的零星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民間自發(fā)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散發(fā)著濃郁的人文氣息,與雄偉壯麗的長城文化遙相呼應。在豐富長城文化構成的同時,也給這源遠流長、莊嚴的長城文化增添了生機和活力,成為長城文化生態(tài)中最耀眼的明珠。
長城內外叢林茂密,飛禽走獸眾多。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生物資源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瑰寶。長城沿線人民在與這些不同物種共生發(fā)展、相互依存的過程中,積累、沉淀、繼承了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文明。長城沿線的許多村莊,都流傳著許多關于山峰、古樹和長城的神話傳說。按照當地人的口述傳統(tǒng),蜿蜒的長城、險峻的山峰、古樹都是有血有肉的靈魂,都是充滿神奇力量的存在。在長城、山川、古樹的滋養(yǎng)下,人們虔誠地表達著對萬物生靈的敬畏。
水長城的景色。
在長城腳下的楊樹底下村,淳樸的村民至今仍繼承著祖輩傳下來的“采巧米”的習俗。正月十五,“種稻喂麻雀”,表達對曾經救過他們性命的麻雀的感激之情。人們在守衛(wèi)長城的過程中,總結并傳承了一系列修繕長城的技術。他們以參與式的方式,修復、重建、維護了人、自然、長城的生態(tài)關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地呈現了人、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共生的文明生態(tài)。穿越長城文化。正是這種文明生態(tài),滋養(yǎng)了長城內外的人民,賦予了文化生機和活力。對于我們理解人、自然、世界的關系,構建跨物種命運共同體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靠山吃飯、靠水喝的長城人民,在年復一年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一系列開發(fā)利用自然的生態(tài)智慧,至今仍然滋養(yǎng)著長城沿線的人們。并成為他們世世代代的享受。寶貴的文化遺產。長城沿線山高路陡,不適宜大規(guī)模種植傳統(tǒng)糧食作物。前面說過,駐扎部隊的戰(zhàn)士們利用山林地,因地制宜種植高熱量的板栗。過去,人力資源匱乏,士兵和森林里的松鼠齊心協(xié)力,在長城沿線形成了茂密的板栗帶。在科技不發(fā)達、沒有農藥、化肥的時候,人們積累了一系列板栗種植經驗和技術,在造福數萬人的同時,也讓“懷柔板栗”名聲大噪。
陡峭林地隨處可見的荊棘,在藝術家的指尖化作美麗、大方、耐用的生活用具。人們用高山、河谷、梯田的石頭,建造了堅固、美麗的四合院和無數的城池、城堡,成為長城沿線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平谷、懷柔,工匠們挖掘地下金礦,神話傳說中的金銀山真正成為了富人們的珍寶。更有能工巧匠利用大自然的恩賜,編織出精美抱枕、煮燒酒、燒肉燒餅、魚面春餅、槐花炒蛋、火盆豆腐、火鍋豆腐等一系列精美工藝品。燒燒、羊坊涮鍋等獨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已成為長城文化帶最栩栩如生的遺產。
西柵子敬編
在這種危險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情。長城腳下的人們在歷史的發(fā)展中相互扶持、相互取暖,形成了長城沿線的家庭、村莊和社會。距離紅石門不遠,有百年歷史的靠山市場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商販。村民們在這個定期舉辦的市場上交易農產品、飼養(yǎng)的家禽和編織用具。從年初到年末,各村鎮(zhèn)的節(jié)日慶典、民間廟會、老少齊演的花會,以及各村流傳至今的跳跳表演,使寒冷寒冷的長城熱鬧非凡。
長城作為文明交匯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文化。雄偉的長城塑造了人們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力,不斷豐富著長城文化的成分。九曲黃河燈陣從中原傳入古北口地區(qū)后,融入了長城文化的元素,為這一古老的燈俗增添了新的色彩。隨著回族遷入古北口、南口等地,當地修建了清真寺。數百年來,漢族人民譜寫了一曲民族融合的贊歌。長城文化與多元文化的互動、交融、共生繁榮,說明文明的發(fā)展從來不是孤立的。只有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才能真正促進文明的繁榮。
在長城的高山之中,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在人們的口中流傳。老少皆宜、婦孺皆知的楊家將傳奇,以及戚繼光、蔡凱將軍修筑長城的傳奇,不斷激勵和激勵著長城沿線的人們。使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在此關鍵位置扎根駐防。“二郎神丹山”、“空空山”、“夫妻松”、“響水湖的由來”等傳說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給沿途險峻的自然風光增添了幾分奇幻。方式,使這座雄偉壯麗的長城景色令人眼花繚亂。
本文選自《長城就在屋檐下:長城非遺游》。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了刪節(jié)和修改。部分字幕是編輯添加的。文章中所使用的插圖均來自書中。經出版商許可出版。
原作者丨張慶仁、毛巧慧、徐珊珊、鮑媛媛
摘錄丨安夜
編輯丨清清子
簡介校對丨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