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了反而不好成語是什么(形容用多了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
近年來,英語的地位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雖然學習另一種語言可能對我們更有利,但它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它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加之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球中文化時代逐漸開始蔓延,不少國家都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
這不僅僅是讓國人自豪的事情,同時也讓大家覺得英語的學習是不是已經(jīng)沒什么太大必要了?就算不能取消英語,降低英語在考試中的占比,降低地位也是很多人想看到的。
因此,近年來,取消高考英語或降低英語地位的呼聲不絕于耳。不僅家長呼吁,就連一些專家也建議,甚至全國人大代表在會議中也有此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提議把高考外語分值降到100分,獲家長強烈支持
四川人大代表、中學校長庹慶明明確建議,希望高考外語分數(shù)從150分降到100分。
同時他也表示,目前的高考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高考外語成績占太多,所以會導(dǎo)致學生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學習壓力和負擔才會更重。
另一方面,外語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價值。反而對城鄉(xiāng)教育的公平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家庭好的學生有更好的資源學習外語,有更好的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
因此,外語占比越大,分數(shù)越大,對于落后地區(qū)的學生來說越不公平,這樣一來就會更加拉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
另外,學習外語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小,而且對于很多人來說,外語的使用價值并不高。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到頭來根本沒機會用得上,那還有什么學習的必要?
所以,在不取消的情況下,還不如降低一些外語的分數(shù)比例。這可能對教育更加有利,也可以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
按照他的建議,網(wǎng)友們都紛紛表示贊同,更是有無數(shù)的學生家長表示認可,強烈支持這一提案。
切身實地的為學生著想,才能獲得支持,建議某些“專家”好好學學
家長之所以舉手贊成這個建議,確實是因為現(xiàn)在學生的外語負擔比較重。減負之后,學生可以減負,家長可以給孩子少補課。這不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嗎?
網(wǎng)友看到這位人大代表的提案后,紛紛表示:“建議一些專家好好學習一下?!迸c人大代表提出的“隔周三起飛”相比,這個建議舒服多了。
對比其他一些教授專家的建議,他們不是讓大學生畢業(yè)先啃老,就是勸本科生下工廠的,這些又怎么會獲得大家的支持呢?說到底他們根本不懂得社會底層的辛苦,更是沒考慮過學生的實際情況。
如果一張嘴就能成為“教授”或“專家”,那這里的含水量實在是太高了,這種專家的話也難怪網(wǎng)友不樂意聽。
也許正是因為他是一所學校的校長,他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問題和痛點,所以他有家長認同的建議。
誠摯推薦一些專家教授撥打在發(fā)表觀點之前先實際考察考察,只有是為百姓好,為學生和家長的切實利益著想的東西,才能得到大眾的支持。
而外語的地位降低對學生和家長來講,或許真的是有利無弊的事情
如果一個聲音出現(xiàn)的頻率和次數(shù)過多,說明這確實是一個大家都關(guān)心的問題,而降低外語地位的呼聲近年來確實比較大。
但有些人認為學習另一種外語并沒有什么問題。另外,現(xiàn)在學生的家庭條件也更好了。出國留學更是常事,學會外語不是溝通更便利嗎?
話雖如此,前提是學生能夠真正學習和掌握這門外語。事實上,我們學生學習的外語大部分都是他們根本不會說的啞語外語,而實際上外國人也并不是靠我們學的書本內(nèi)容交流的。
這種外語只能適用于考試場景當中,對學生的整體幫助并不是太大。而且現(xiàn)在翻譯方面的軟件也越來越多,以后就算跟外國人溝通,或許也不需要有太高深的基礎(chǔ)。
并不是說學生不應(yīng)該學習外語。多掌握一門技能固然好,但是對于學生降低難度、降低高考分數(shù)也更有利不是嗎?
話題討論:你們支持高考外語分值降低嗎?歡迎來一起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