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景深鏡頭(人像景深是什么意思)
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渴望景深效果的攝影人群在玩的時候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器材上。從看到美圖心癢,到看到美圖的EXIF信息心癢。這類信息中,通常是相機型號(鎖定自己喜歡的型號)、光圈值F1.2、F1.4或常數(shù)F2.8(鎖定定焦和變焦的大光圈)、ISO感光度值50-100(鎖定低感光度相機),鏡頭焦距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300mm(鎖定適合人像的定焦系列)。
不可否認,優(yōu)秀的設(shè)備確實是快速獲得最佳景深的捷徑。然而,在保證最佳景深的道路上,技術(shù)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也至關(guān)重要!說到景深控制,這對于人像的表現(xiàn)來說確實非常重要。由于初級攝影師需要學(xué)習(xí)減法構(gòu)圖,淺景深去除雜亂元素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做到這一點。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詳細討論景深相關(guān)的問題。
在開始這堂課之前,如果新朋友想系統(tǒng)學(xué)習(xí)佟叔的快速人像技巧,可以在這里閱讀之前的文章:人像攝影9個快速技巧:焦段
人像攝影的9個快速技巧第3部分|景深
景深
常規(guī)景深說明:
是指在相機鏡頭或其他成像器的前沿能夠獲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得的被攝體前后的距離范圍。
景深的通俗解釋:
即使在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時,主體和元素(焦點)前后仍然有清晰的風(fēng)景范圍。這個范圍稱為景深。
景深解釋:
焦點前后各有一個允許的彌散圈,這兩個彌散圈之間的距離稱為景深。
解釋少了,兄弟們就糊涂了,解釋多了,兄弟們就突然糊涂了。別急,跟著佟叔的節(jié)奏,慢慢了解就可以了。因為,在童叔發(fā)表這套頭條文章教程之前,無論是在市面上的攝影書籍上看到的,還是從網(wǎng)上各種碎片化的教程中學(xué)習(xí)到的,基本上應(yīng)該都是老生常談的“景深三要素”。
流行的軼事是,三要素是大光圈、長焦、縮短拍攝距離(攝影師靠近模特)。
不過今天兄弟有緣相會,童叔就將這里弟子課程中提到的《真經(jīng)》分享給大家。接下來我可能想顛覆你之前的認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景深的五要素。在科普五要素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迷茫圈。
擴散圈示意圖
什么是混亂圈?允許的模糊圈是多少?
聚焦前后,光線開始聚集和漫射,點的圖像變得模糊,形成漫射圓(或具有漸變邊緣的圓)。這個圓稱為擴散圓?,F(xiàn)實中,捕捉到的圖像是通過某種方式觀察的(例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人眼感知的圖像與放大倍數(shù)、投影距離和觀看距離有很大關(guān)系。如果彌散圓的直徑小于人眼的辨別能力,則無法識別一定范圍內(nèi)的實際圖像所產(chǎn)生的模糊。這種無法識別的彌散圓稱為允許彌散圓。
畢竟攝影師不一定要從事物理研究,所以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也沒關(guān)系。下面我們用大白話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的照片其實是由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受光學(xué)影響,有些是清晰的點(如焦點),有些是邊緣模糊的點(畫面前后遠離焦點的地方,平行于焦點的不受影響)),所以焦點前后各有一個臨界點。雖然大家都稱其為前景(近點)和背景(遠點),但這兩個點是實景到虛景的過渡邊緣,所以我們稱其為允許彌散圈。
如上圖,他們最終的合影關(guān)系是:
前景前移(前景模糊)+近點(允許出現(xiàn)模糊圈)+對焦人像(清晰點)+遠點(允許出現(xiàn)模糊圈)+背景后移(背景模糊)=人像照片
這是我們拍攝的照片的成像效果。將物理光學(xué)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xué)加法,一切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景深五要素示意圖
首先,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前面提到的光圈F2.8一般是變焦頭上的恒定大光圈。比如三大三片鏡頭14-24mm、24-70mm、70-200mm,都是恒定F2.8光圈鏡頭。它們不變的意思是,無論你扭到什么焦距,一旦光圈值被你設(shè)置為F2.8(或其他值),它就可以保持恒定在F2.8(或其他值)。另外,常見的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可以是F1.2或F1.4。
最初的光圈大小是為了達到進光量而設(shè)計的。如前所述,兩個允許彌散圓之間的距離稱為景深。但打開光圈后(無窮大“無窮大”,如拍攝星空時,景深不受影響),兩個彌散圈開始向焦點靠近并擠壓。按景深范圍,景深會變小、變淺。這就是我們俗稱的景深模糊效果。
路過的天使|佟叔的作品
其次,焦距越長,景深越淺。我們在上一講《焦段》中已經(jīng)提到,長焦鏡頭具有空間壓縮功能。想象一下,當我們拉長焦距(在最長焦端使用)時,兩個允許彌散圓之間的距離也被壓縮,中間的景深范圍會被進一步擠壓,因此景深會變小。更小。比較淺。
例如,如果童叔使用70-200mm的尼康小竹炮鏡頭,將其最長端開到200mm,同時使用鏡頭的最大恒定光圈F2.8,就相當于擠壓了每一個允許的光圈。擠壓它時出現(xiàn)混亂的圓圈。使用兩次空間壓縮,使混亂圈協(xié)同工作,以創(chuàng)建更模糊的景深效果。
波蘭醉酒|佟叔的作品
第三,相機畫幅越大,景深越淺。
全畫幅相機的CMOS尺寸約為35mmx24mm,與35mm膠片尺寸相同,比非全畫幅(殘幅)大得多。畫面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像素,我們拍攝的畫面一一呈現(xiàn)。
如前所述,允許彌散圓的直徑?jīng)Q定了模糊程度。假設(shè)用100萬像素來呈現(xiàn)虛化效果,用1億像素來呈現(xiàn)虛化效果,后者肯定會非常細膩。前者肯定會丟棄大量原本用于模糊過渡的像素。因此,細膩的淺景深模糊效果的明顯程度是由像素數(shù)量和畫面大小決定的。那么下一步就很容易理解了。全畫幅模糊比非全畫幅明顯,中畫幅模糊比全畫幅明顯,大畫幅模糊比中畫幅明顯。
紅鞋載酒|童叔作品
第四,模型與相機的距離越近,景深越淺。也就是說,拍攝者離女孩越近,背景就會因為彌散圈而變得模糊。前景直接是焦點,剩下的允許擴散的圓已經(jīng)肉眼無法辨別。根據(jù)我們前面列出的數(shù)學(xué)加法,最終的照片關(guān)系是:
近點(允許彌散圓無限接近焦點,肉眼無法識別其存在)+焦點人像(清晰點)+遠點(允許彌散圓無限接近焦點)焦點像近點,導(dǎo)致背景很快模糊)+背景更新(背景大幅模糊)=人像照片
更通俗的理解是,當你靠近模特時,相機無法控制背景的細節(jié),從而拉低了模特的清晰度。就像當你把一支筆放在鼻尖上看的時候,你的兩個眼球就變得對齊了,你就可以不再關(guān)心遠處的所有風(fēng)景了。
景深與焦距的關(guān)系
第五,模型與背景的距離越遠,景深越淺。這是最好理解的,因為模型是我們的重點。當焦點遠離背景時,它也會使允許的彌散圓遠離背景。距離背景越遠,背景就越模糊。那么,想要的模糊效果自然就來了。
因為有些攝影新手對這方面不了解,就購買了新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認為光圈開到最大,背景就會最虛化。然后我就讓小姐姐背靠墻拍照,以為大光圈可以把墻虛化。事實上,此時遠處允許的混亂圈就在墻后面(或者已經(jīng)被墻吃掉了)。如果攝影攝影師試圖拍出墻壁的完整照片,如果他離小姐姐的距離再遠一些,此時的大光圈只能起到控制進光量的作用。想要的刀鋒利了牛奶,但是刀鋒利了,牛奶卻沒有融化。最后,我拍了一張模糊的照片。原來我的手在顫抖。大光圈時手抖是攝影中的禁忌。
因此,攝影師如果明白了這個原理,就應(yīng)該從側(cè)面拍攝整面墻的透視關(guān)系,讓原本擋住色散圈遠點的墻讓開。然后,模型周圍的墻壁將變得清晰并且遠離消失點。墻壁自然模糊。
蘇初|佟叔的作品
景深這一章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兄弟們,你們明白什么是景深嗎?嘿嘿。
最后說一下這個:如果你使用的是大畫幅相機,接上200mm焦距的長焦鏡頭,開最大恒定光圈F2.8,盡可能靠近你的小妹妹,盡量成為盡可能與小妹妹親近。遠離背景,那么你絕對可以拍出一張模糊得連背景在哪里的照片。
如果童叔教給你專業(yè)的人像攝影知識,那么關(guān)注童叔也不過分。當然,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我還能說什么?
#頭條新聞創(chuàng)作挑戰(zhàn)#
#今日頭條明星十月榜單#
#南洋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