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圖片,義務教育圖片素材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圖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圖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言技能是?
能借助圖片、圖像、手勢聽懂簡單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2.能聽懂簡單的配圈小故事。
3.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4.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的反應。
說
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fā)音清楚,語調基本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3.能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語(如問候、告別、致說謝、道歉等)。
4.能就日常生活話題作簡短敘述。
5.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
讀
1. 能認讀所學詞語。
2.能根據拼讀的規(guī)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
5.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6.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
1.能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常用的標點符號。
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和祝福語。
3.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
玩演 視聽
1.能按要求用簡單的英語做游戲。
2.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劇。
3.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含一級要求)。
4.懂程度相當的英語動畫片和英語教學節(jié)日, 課堂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聽力是學生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需要通過課堂、社交和其他場合的實踐不斷提高。
口語能力是學生表達自己想法和溝通交流的基礎,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極鍛煉。
閱讀能力是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和文學欣賞不斷提高。
寫作能力是學生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的重要手段,需要通過練習和反思不斷提高。這四個方面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是學生語言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與地圖的基礎知識,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區(qū)域差異。
2.了解家鄉(xiāng)、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鄉(xiāng)與祖國、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
3.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huán)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4.掌握獲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簡單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等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積累豐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歸納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規(guī)律。
2.運用已獲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3.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善于發(fā)現地理問題,收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表達、交流學習地理的體會、想法和成果。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以及對地理環(huán)境的審美情趣。
2.關心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tǒng),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國際合作的意義,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增強防范自然災害、保護環(huán)境與資源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意識,養(yǎng)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huán)境的行為習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圖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圖片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