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學文言文好嗎(和孩子一起學文言文的好處)
《木蘭辭》不是文言文,而是一首敘事詩。我國最長的敘事詩應該是《孔雀東南飛》,
1935年,在巴黎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會上,考官問了呂佩如一個奇怪的問題:“《孔雀東南飛》這首古詩中,作者為什么沒有說‘孔雀向西北飛’?”盧佩茹回答:“西北有高樓,高如浮云?!边@意味著西北方向有高樓,所以孔雀只能向東南方向飛。
白居易有兩首著名的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以后我會讓孩子背誦這些著名的敘事詩。
我們先看《木蘭辭》的原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蘭從軍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河南豫劇有《花木蘭》個。
迪士尼還拍了一部電影,《花木蘭》,由劉亦菲主演。
一首詩可以演變成一部電影,有些電影是由一首歌詞演變成的,比如《幸福的黃手帕》。
我們來解讀一下這首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木蘭坐在織布機邊上,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唧唧就是嘆息的聲音,白居易《琵琶行》里說:“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也是白居易在聽到琵琶女的身世之后的嘆息。有人說唧唧是織布的聲音,就不對了,因為下文已經(jīng)說了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到木蘭的嘆息的聲音。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人們自然想知道木蘭為什么嘆息,是在思念什么人嗎?或者是少女懷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边@幾句像是自問自答,我沒有什么思念的。然后說出了自己嘆息發(fā)愁的原因。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昨天夜里看到了征兵的命令,可汗要興兵,發(fā)布了十二道征兵令,每一道都有木蘭父親的名字。
《木蘭辭》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朝敘事詩。南北朝時期,西晉滅亡后,司馬氏南下建立東晉,并建立了宋、齊、梁、陳等政權(quán)。東晉時期。這就是所謂的南朝,“南朝四百里”“八十寺,煙雨多少塔”的南朝,
至于北朝,則是同期在我國北方建立的政權(quán),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這些政權(quán)基本上都是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我們熟悉的歌曲《敕勒歌》也是一首北朝民歌,同樣描寫了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疤旄叩亻煟荼伙L吹牛羊低?!边@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的生活場景。
《木蘭辭》中提到的領(lǐng)袖也變成了“可汗”,
所以我們可以確定這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招兵買馬,但是他的戰(zhàn)爭目標是什么呢?從后面一句“但我聽到了胡啟明和燕山的推文”,我們也可以推斷出他是在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打架。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父親沒有成年的兒子,木蘭也沒有長兄,所以木蘭愿意買好戰(zhàn)馬,替自己父親出征。從后文中我們其實是知道,木蘭有姐姐,有弟弟,但是她的姐姐和弟弟都沒有替父親出征,為什么呢,可能是為了表明木蘭要比姐姐弟弟更勇敢,更能替父分憂吧。然后,替父參軍還得自己準備馬匹,就好像現(xiàn)代戰(zhàn)爭,參軍了國家不發(fā)武器,還得自己準備槍支彈藥。這有點像當年沙皇俄國讓農(nóng)奴參軍還得自備馬匹一樣。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分四個市場買了駿馬、鞍子、轡頭和長鞭,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zhàn)馬和乘馬用具,這當然是寫詩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了。這種手法叫做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jié)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
古漢語中不僅有“虛數(shù)”,還有“虛位”?!皷|市買馬”等句子中的“東、南、西、北”都是想象的而非實際指代的。這只是夸張地形容木蘭出發(fā)前準備工作的緊迫性。說實話,這是不合理的。下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中的“東”“西”二字也是虛構(gòu)的,在現(xiàn)實中沒有任何意義。這種用法在古漢語中很常見,如《捕蛇者說》《東西呼喚,南北雷鳴》中的“東、西、南、北”,“左持刀尺”手和右手一把尺”《孔雀東南飛》中的“令洛”、“左、右”等,這些方向詞都是“虛位”。這些方位詞的連用通常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而不是指代它。該“虛數(shù)位置”與上述的“虛數(shù)”相同。這是中國古代的習慣規(guī)則。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從家鄉(xiāng)奔赴戰(zhàn)場的過程,只用了兩句來表現(xiàn),但是非常高明,把木蘭對于父母親的思念和眷戀,與征途中的場景以及戰(zhàn)場中的情景相交織在一起。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缭饺f里奔赴沙場,奔赴邊關(guān),千萬里行軍打仗,置身于繁忙的軍務中。(風塵征戰(zhàn)間,)時光飛逝,已是跨越了重重險阻,渡過了千山萬水。把戰(zhàn)斗寫得很藝術(shù),《游擊隊之歌》里面有這樣的歌詞,“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可以說和《木蘭辭》中的這兩句異曲同工。
我們都知道,有一位革命烈士,名叫王若飛。他的名字來源于“關(guān)山杜若飛”。不知老革命“萬里”的名字是否就來源于這首詩呢?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朔風凜冽,刁斗聲聲;月光映雪,木蘭未眠。它通過環(huán)境、景物、氛圍的描寫,渲染出木蘭思家的復雜心情和嚴守崗位的戰(zhàn)士氣質(zhì)。盡管邊地生活是艱苦的,周圍寂靜得只聽見忽斷忽續(xù)的刁斗聲,木蘭和伙伴們卻仍然穿著甲胄,隨時準備戰(zhàn)斗。
新風是北風。京劇《野豬林》中的林沖有這樣的唱段:“大雪紛飛,打在人臉上,新風凜冽入骨?!?/p>
金陀(tu)的意思是“刁斗”。古代軍隊使用的鐵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將士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勝而歸。戰(zhàn)爭永遠都是殘酷的,大量的將士們會戰(zhàn)死沙場,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朝有一類詩人,被稱作邊塞詩人,他們寫了大量的描寫邊關(guān)將士們的詩,比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strong>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百戰(zhàn)歸來,天子在宮殿中接見他們。明堂就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明堂用作朝會諸侯、發(fā)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出自《呂氏春秋通詮》:“左出謂之青陽,南出謂之明堂?!?/strong>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意思是記載功勛的冊子足有十二本那么多,賞賜的(財物)成百上千。轉(zhuǎn),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zhuǎn),十二轉(zhuǎn)為最高的勛級。策勛十二轉(zhuǎn):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十二轉(zhuǎn):不是確數(shù),形容功勞極高。強,有余。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百千:形容數(shù)量多。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珊箚査珊箚柲咎m想要什么賞賜,跟前面“可汗大點兵”相呼應,可以看出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木蘭不想要高官厚祿,只想騎著千里足回到家鄉(xiāng)。這里的“千里足”究竟是千里馬,還是駱駝,歷來有爭論,因為有的版本寫的就是是“愿借明駝千里足”,所以很多人就認為應該是駱駝,但問題是,駱駝跑得沒有馬快啊,為什么要騎駱駝回家呢。據(jù)《酉陽雜記》中說,有一種駱駝,跪著的時候,“駝臥腹不貼地,屈足漏明,則行千里”。也許是駱駝可以負重,木蘭要把可汗賞賜的各種珍寶一起帶回家,所以才向可汗要駱駝?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盃斈锫勁畞怼币韵铝洌偟脑趯懧牭侥咎m回來的消息之后全家人的喜悅。這種喜悅,作者巧妙而準確地采用了完全合乎人物(爺娘、阿姊、小弟)身份的獨特行動。阿姊“理妝”、小弟“殺豬“、爺娘“出迎”把它生動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并且,“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相”這句也是和木蘭出征的時候兩次所說的不聞爺娘喚女聲“”相呼應,再次表現(xiàn)父母和木蘭深厚的感情。
“出國擁將”就是“出國迎木蘭時,父母互相扶持”,《孟子》表示“城三里,國七里”,內(nèi)城稱“城”,外城稱“郭”,孟浩然詩“青樹近村,青山斜外”。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和前面所說的東市西市南市北市一樣,這里所說的“東閣西閣”也是虛位,就是在講木蘭回到家之后對于自己曾經(jīng)生活的環(huán)境的眷戀。
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脫去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以前的女兒裝,面對窗戶和鏡子梳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頭發(fā),額上貼上花黃。出門去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征戰(zhàn)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個女子。
現(xiàn)在有一個笑話,同伴們其實早就知道木蘭是女人了。原因是她要跑四個市場才買完一個市場的所有馬鞍、轡頭和鞭子。原來她是個女人。是的。
《木蘭辭》其中我喜歡用數(shù)字詞“十二”,比如“兵書十二卷,每卷都有爺爺?shù)拿帧?、“十二輪兵役,獎勵幾十萬英雄””、“在一起十二年了,我不知道《花木蘭是個女孩》。我們現(xiàn)在認為十二是一個虛數(shù),它有很多含義,沒有什么特殊意義。但十二確實是一個特殊的數(shù)字。在古代,我們有天干地支,地支有十二個。在古代,木星被稱為年星。木星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大約需要12個地球年,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月球繞地球公轉(zhuǎn)大約十二周,英語中的diste,就是十二次,一打我們基本不用現(xiàn)在,是英文的。音譯。
因此,至于《木蘭辭》中為何有如此多的“十二”字,在更有說服力的證據(jù)出現(xiàn)之前,我們會假設這只是一個虛數(shù)。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是整篇木蘭辭中最著名的一句,但也是眾說紛紜的一句,撲朔和迷離究竟是什么?一般認為,雄兔兩只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別)。但是如果兩只兔子一起在地上奔跑,就分辨不出雌雄了。
但這種說法只是一種猜測。這首詩只能讓我們感到這首詩的真正含義很撲朔迷離。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木蘭辭》在藝術(shù)修辭上的特點。
1.問自己并回答自己
《木蘭詩》中的“問女孩在想什么?問女孩記得什么?女孩什么也沒想到,女孩什么都不記得”這四句,采用了提問的修辭手法。詩人采用提問的修辭手法,不僅介紹了征兵,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引發(fā)讀者思考木蘭為何嘆息,而且通過這一問答,為詩增添了濃厚的人情味。
2、反復強調(diào)
主要目的是強調(diào)、強化節(jié)奏感,增強感染力,提高表達效果。例如:早上告別父母,晚上留在黃河邊。沒聽見父母喊姑娘,卻聽見黃河嘩嘩的水聲。早上離開黃河,傍晚到達黑山頂。沒聽見婆婆呼喚姑娘的聲音,卻聽見燕山上騎手的鳴叫。用同樣的句型,把對父母的思念與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既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情,也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
3.隱喻修辭
含蓄含蓄,使詩更顯趣味,寓意更深刻?!赌咎m詩》最后一段用了比喻(轉(zhuǎn)喻),“公兔腳抽搐,母兔眼神迷離,兩只兔子并肩而行,如何分辨我是公兔還是母兔?”女性?”詩人借兔子不分雌雄的說法,比喻木蘭喬裝打扮后,性別難辨。這樣,既表現(xiàn)了木蘭的純樸與機智,又給詩增添了幽默的趣味。
4.平行修辭
在修辭學中,指代相同或相似的結(jié)構(gòu)。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具有一致語氣和相關(guān)意思的句子或句子成分并排排列而成的修辭手段。在于強化語氣、強調(diào)內(nèi)容、加深情感等?!赌咎m詩》中,“東市買馬、西市買鞍、南市買轡頭、買轡頭”四句中北市鞭”,詩人用排比列出了東、西、北、南四個方向,表達了很多東西。意義。這樣,通過安排,既營造了軍事緊急、營造忙碌的氣氛,又使木蘭的故事在緊張的戰(zhàn)斗氛圍中展開,從而增強了詩的感染力。又如,“婆婆聽說女兒來了,就出去助將;姐姐聽說妹妹來了,就負責紅妝;弟弟聽說了,就出去幫忙”。得知姐姐來了,他就磨刀霍霍地殺豬羊了?!痹娙诉€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通過排比,不僅表現(xiàn)了家人團聚的心情,描繪了歡樂團聚的場景,而且賦予了詩一種活潑跳躍的美感,呼應了“父無長子,花木蘭無長兄,我是愿意當市場鞍馬,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就代替你了?!薄叭~正”的親情。
5、夸張和言辭
在修辭學中,作者有意識地放大或縮小對客觀事物的夸張描述,以強調(diào)和突出其本質(zhì)特征的修辭技巧,稱為夸張法。其審美效果是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強調(diào)作者的情感?!赌咎m詩》,“兵書十二卷,各有祖名。”詩人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軍情的緊迫和形勢的緊迫,表明應征入伍是必然的,為木蘭代父從軍鋪平了道路。又如,“兵役十二輪,賞英雄數(shù)十萬”。詩人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了木蘭功績的特殊性和皇帝的豐厚賞賜。
《木蘭辭》寫得真漂亮,風格蒼勁、熱烈、樸實。與《孔雀東南飛》一起并稱為長篇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