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皇后是誰-(宋太祖的皇后妃子)
宋太祖一共有三位皇后,每一位皇后的家世都比上一位更為顯赫。這也很容易理解。第一任皇后(追謚號)是宋太祖尚未發(fā)跡時的第一任妻子。雖然她是青梅竹馬,但畢竟不是豪門。第二任皇后王氏,是宋太祖的繼承人,當(dāng)時他在后周軍隊中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威望。王的父親王饒是一位風(fēng)云人物。等到趙匡胤立第三任皇后宋氏時,他已經(jīng)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了,他選的人肯定不是一個普通人。
不過,這個宋家的來歷,依然讓人震驚。其父宋燮,為左衛(wèi)將軍、忠武軍節(jié)度使。她的生母是后漢太祖劉知遠(yuǎn)的女兒永寧公主。宋燮本人是后唐莊宗的孫子、后唐懿寧公主的兒子。如果算上其他家族成員,無論誰當(dāng)皇帝,宋家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于是,《宋史》滿懷羨慕地給家人打電話:“近代貴盛,鮮有其比”。
據(jù)說,宋氏年僅兩三歲時,她就隨母親去拜訪后周太祖郭威,并被賞賜一頂皇冠。宋朝建立后,她又陪著母親去拜見皇帝。此時,宋氏不僅再次被賞賜了一頂王冠,也給宋太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王皇后幾年前去世,宋氏在這次會面后的第二年就被納入宮中,成為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
史書上對宋皇后的贊美有很多,但這不是關(guān)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宋太祖去世那天的表現(xiàn)。史家記載的對話,以及宋太宗隨后對她的嚴(yán)厲對待,給這個宋初最引人注目的謎團(tuán)增添了更多的討論食料。
眾所周知,宋太祖的突然去世和宋太宗的繼位是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歷史。宋太祖本來是一個意氣風(fēng)發(fā)、意氣風(fēng)發(fā)的人,卻在開寶九年10月19日夜突然去世。正統(tǒng)史書普遍認(rèn)為他是病死的,但顯然“燭影斧聲”的說法似乎更合理。
另外,宋太宗繼位后,一開始也無法應(yīng)對世人的竊竊私語。多年之后,他才發(fā)起“金匱之盟”,稱在他的母親杜太后的主持下,宋家早已制定了“傳弟傳弟不傳”的規(guī)矩。從一個兒子到另一個兒子”。但這一說法漏洞百出,仍然無法打消人們的疑慮。相比之下,著名歷史學(xué)家司馬光所寫的“《涑水記聞》”則意義深遠(yuǎn)。
書中,宋太祖去世時,只有宋皇后在場。因此,實際上暗示宋太宗不是兇手,也間接否認(rèn)了“燭影斧聲”的存在。然而她身邊的太監(jiān)召見的人并不是當(dāng)時的晉王趙光義,也不是宋太祖的長子趙德昭,而是宋皇后養(yǎng)大的趙德芳。
要知道,這個時間點的重要性不小。誰能盡快趕去宋太祖的葬禮,誰就會成為宋朝的下一任皇帝。然而,宋皇后派來的太監(jiān)王繼恩背叛了他。他認(rèn)為“太祖?zhèn)魑粫x朝之志已定”,于是改變行程,不再去找德芳,而是找到了趙光義。
司馬光是北宋人,北宋以后的皇帝都是太宗血統(tǒng)。當(dāng)然,他不能寫宋太宗篡位的事。但他的言外之意卻是深刻的。我們來看看宋太宗進(jìn)宮后與宋皇后的對話:
宋以后,聽說吉恩來了,就問:“德芳來了嗎?”季恩道:“晉王到了。”后來他見到國王,愣住了,突然叫來群臣說:“我母子的性命,全托付給群臣了?!蓖蹩拊唬骸褒R心協(xié)力,保財無憂?!?/p>
宋皇后本來是打算通知德芳來的,我們已經(jīng)說過了。王繼恩這個太監(jiān),怎么可能比宋皇后更了解宋太祖的心思,認(rèn)為宋太祖一直鐵了心要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呢?在那混亂的局勢下,在宋太祖的身體還冰冷的情況下,作為一個一向恭敬孝順的皇后,作為一個弱女子,她有什么勇氣和能力去改變宋太祖的意圖,立下皇帝呢?
如果說起這些潛臺詞,司馬光是不敢寫的,但兩人的對話卻體現(xiàn)了殺機(jī)。宋皇后聽說晉王到來,頓時“驚愕”。如果說宋太宗是堂堂正正地繼位,那么宋皇后為何會“驚愕”呢?沒過多久,宋皇后就弄清楚了所有的賭注。她不得不承認(rèn)既成事實,稱宋太宗為“官家”,并托付了自己的家庭和生命。
這不能不讓人產(chǎn)生懷疑。如果宋太宗的身份沒錯,宋皇后為何會急著稱他為代表皇帝的“官”。就是因為宋太宗并不是真正的繼承人,而且現(xiàn)在的情況緊急。如果他不承認(rèn),他就會死,所以宋皇后必須盡快表明立場,不能再晚了!至于宋太宗的說法,則無所謂。這只是勝利者的姿態(tài)。
如果這些都是文字中透露的信息,或者夾雜著后人的想象,那么后來發(fā)生在宋皇后身上的事情就令人不寒而栗了。宋太宗繼位第二年,她就被遷往西宮,十年后又遷往西宮。無論她身在何處,她都被軟禁。她死后,宋太宗作為皇帝的叔父,沒有為皇帝的嫂子哀悼,也不允許官員去奔喪。這怎么像以前的皇后,又怎么會是給宋太宗繼位的恩人呢?而且宋太宗既不許宋皇后與宋太祖合葬,也不許她葬在廟里。他甚至將皇后的靈柩放置在普濟(jì)佛舍長達(dá)兩年之久。這看起來像什么?
至于宋太宗為何如此刻薄,司馬光實在無法解釋!